临猗县临晋县衙旅游景点是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代县衙等为依托,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建设的一处极具文化特色的人文旅游景区。
县衙概况
临晋县衙位于山西省临猗县城西南临晋镇唐柏街(又称政府路)北侧。临晋镇,古称“桑泉”,位于临猗县城区西部,约20公里,交通便利。北倚峨嵋台垣,南 中条群峰,东连碧野莽莽,西望黄水滔滔,极山川之形胜,物华天宝;钟云水之毓秀,人杰地灵。是临猗县西半县交通运输、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商业贸易的中心和枢纽。
临晋县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据清乾隆版《蒲州府志》载,始建于元大德年间(1297~1307),明洪武、弘治、嘉靖、隆庆、万历及清康熙年间均有重修。据民国版《临晋县志》载,清光绪五年(1879)、二十一年(1895)、民国元年(1912)至九年(1920)历任知事曾予重修。县衙内现存建筑有大堂、二堂、三堂(上房)及监犯分驻所(20世纪50年代更为看守所)。大堂为元代遗构,其余均为民国时期所建,是国内现存地方县署中时代最早的县衙之一。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单位。
【临晋镇古城墙】
临晋县衙三堂(上房)北45米处残存古临晋镇北城墙一段,长280米,宽8.5米,高8米,现存为夯土墙,外包砖已不存,时代不详。墙外侧为护城河(又称九龙渠)。
【文庙】
据县志载,文庙建于宋代,元、明、清三代均有重修。坐北朝南,庙内现仅存大成殿,砖砌台基,高0.4米,前设月台,台前中部设双龙石雕御路,台周设石望柱、栏板,上雕人物、花卉等。殿身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眼歇山顶,七檩前后廊式构架,柱头斗拱三踩单昂,平身科五攒,明间出45°斜拱,鼓形柱础。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2006年1月,运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总体价值
临晋县衙是封建时代后期众多县城中的行政管理机构治所之一,是封建时代中央集权官僚体系、中原文化区县级衙署的典型代表。县衙使用历史悠久,现存建筑中路布局尚存,是研究中国封建社会晚期中原汉族聚居区县级衙署的重要实物资料。创建于元代的大堂建筑本体、原生地再现了封建社会后期县级行政机构的理政场所,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三座衙署大堂之一,为研究元代衙署建筑的珍贵标本。临晋县衙是古临晋县城的重要地标建筑,在从元到民国的600余年时间里,186位县令在此代表国家行使职权,具有较高的地方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
展示主题与布局
临晋县衙将作为重点向游客展示。陈列配以模型、数字化三维展示,使公众可以更方便地了解当时官员的办公情况。展示布局以临晋县衙为主景区,文庙和城墙为次景区。
展示设施
临晋县衙作为主要的展示设施,文庙及现存城墙等作为次要的展示设施,将每个文物尽可能地恢复当时的布置方式,给游客身临其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