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成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对李小锋来说,成功就是把手中的活儿按要求做到极致。
李小锋,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曾获得“省机冶建工会2015年度金牌工人”“中国中车技术标兵”“2019年度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省机冶建工会五一劳动奖章”“中国中车劳动奖章”等荣誉。2020年5月,他被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授予“火车头奖章”,11月又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在中车永济电机公司工作的15年中,李小锋先后解决技术难题20个、创新优秀操作法3项。
勤奋,在比赛中成长
2005年,李小锋毕业于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在学院系主任的推荐下,他来到中车永济电机公司机加事业部工模具车间,成为一名加工中心操作工。
出于热爱,早在大学期间,李小锋就经常跟着老师做一些简单的模具。为提升专业水平,他参加过学校举办的各种比赛。“只有在比赛中,才能磨炼技能,接触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和他们进行深入的交流沟通。”李小锋说,他经常与其他参赛选手在一起讨论,总结剖析操作技能的差距,并通过实践找到最优秀的操作方法。
进入中车永济电机公司后,在师傅的带领下,李小锋用半年时间熟悉了各种机械的操作方法,具备了单独作业的能力。“公司对我们新员工的要求就是半年出师,所以我只能勤跑、勤问、勤思、勤总结,不断努力。”李小锋说。
在完成车间工作的同时,李小锋也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经常代表公司参加各种比赛,在实践中磨炼自己,提升专业技能。
2007年,进公司刚两年的李小锋被选拔参加北车集团第三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获得数控操作第7名的成绩。虽然名次不是很靠前,但这一荣誉实现了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数控操作奖项“零”的突破。在之后的职业生涯中,李小锋经常代表运城市参加山西省的比赛,或代表山西省参加全国比赛,都取得了好成绩。
2019年,李小锋参加“中国技能大赛——中国中车第三届职业技能竞赛暨中车第三届青年职业技能竞赛”。为准备这次比赛,李小锋和队友先后前往大连、长治、株洲参加集训。其间,针对四轴联动的短板,李小锋坚持每天从早上7时到晚上11时在训练基地练习。除了长时间的实操训练,他还抽时间学习理论知识,每天都要练上一两套样题,并坚持记学习笔记,晚上回到宿舍后还要认真思考课程的要点、难点。为了提高成绩,李小锋主动放弃假期,在别人休息期间加紧练习。最终,他获得了加工中心组第二名的好成绩。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加工中心的机械设备从三轴到四轴、五轴,功能越来越多,操作难度也不断增加。为了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李小锋经常在空闲时间到公司的书屋“充电”。他说:“优秀的人太多了,如果不努力,我们就会被淘汰。”
钻研,在工作中创新
“现在有很多操作依靠先进的机器就可以完成,对我们来说,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是一种鞭策。”李小锋说,在当前大环境下,他们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节约成本,改善操作方法,为公司开拓新市场。
在零件加工中,李小锋提出报废刀具刃磨再利用的想法,一年可为公司节约刀具费用20万余元。李小锋说,一把刀具2000多元,之前一旦损坏就只能扔掉。为了降低成本,他利用空闲时间重新刃磨废旧刀具,经过反复试验,将旧刀和新刀进行对比。从光洁度、尺寸和精度方面来看,旧刀只要能达到新刀的80%至90%,就可以重新利用,再经过涂层的处理,基本和新刀一样。李小锋说,废旧刀具的利用率目前可以达到80%。为了更好的效果,他们还在不断打磨,继续试验。
2018年,李小锋遇到一个难题。由于工件形状复杂、型腔尺寸小、根部圆角小等问题,在加工过程中,半导体贴片的固定夹具不太匹配,废品率超过50%,在时间、材料和精力上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李小锋在多次试验后,设计了铝材质的制作夹具,解决了这个问题,为该类工件的加工积累了经验。后来,这套操作法以“李小锋”的名字命名,并荣获中车永济电机公司先进操作法一等奖。
2020年,公司承接了一款市场新开发的空气马达产品的加工任务。该产品的加工难点是长度14.7mm、最小厚度仅为1mm的特殊不锈钢导流叶片。技术工人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应用分体焊接导流叶片容易被焊穿,并且严重变形,不利于后续加工。李小锋对图纸和材料性能进行反复研究,进行了无数次工艺试验,最后采用动态插铣的攻关方案,加工出的成品完全符合技术要求。这项创新填补了中车永济电机公司此类产品加工工艺的空白,为公司开拓新市场打开了大门。
“在很多人眼中,我们每天做的都是重复的工作,枯燥乏味,但对我们来说,每一次都是新的挑战。亲眼看着新产品诞生,是一种难以表达的成就感。”李小锋说。
支持,在感恩中前行
李小锋的成功并不是一个人的努力,他的背后是家人、同事、公司的支持。因此,他特别懂得感恩,知道用爱回报家人、用心回报公司。
在15年的工作生涯中,李小锋的家人给予了他极大的支持,让他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碰上难度大的活,加班加点是少不了的,难免会对家庭有所忽视。谈及妻子时,他说,“抱怨是肯定有的,但更多的是支持。”
李小锋在工作中的创新与实践离不开工作室的支持。他所在的工模具车间,培育了全国首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钳工冠军张峰杰、全国第三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钳工冠军薛金良,他们在2010年同时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用他们的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以技术创新、攻坚克难、技艺传承为宗旨,充分发挥了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带领工人们研究解决生产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在生产过程中,我们提出新的想法,工作室就会进行尝试,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李小锋说。
为了让更多的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中车永济电机公司为员工开辟绿色通道,制定了《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技能操作人员职业生涯发展通道管理办法》《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职业技能鉴定实施细则》等。对在国家级、省级、市级、集团技能竞赛中获得名次的员工,给予金额不等的一次性奖励,并授予岗位标兵、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对技能比赛中涌现出的优秀人才,在技能鉴定、评先树优和荣誉福利上,按程序优先推荐,使技术工人真正成长为技术骨干,成为技能竞赛的受益者。
李小锋说,相较于公司给他的帮助,他对企业发展作出的贡献还远远不够。为了保证公司有动力不断前行,他主动担负起培养后备技术工人的重任,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在工作之余,积极编写课件,推广工作经验,先后培养出1名高级技师、3名技师、5名高级工。今年10月,李小锋作为指导教练,带队参加山西省第二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最终1人获一等奖、3人获三等奖。
“在国家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的背景下,我要对自己的岗位忠诚、热爱、坚守,自觉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与担当,对学习、工作充满激情,掌握高端技能并不断进行更新,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为集团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李小锋说。
(记 者 陶登肖 寻霄 见习记者 郝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