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关,芮城县古魏镇王窑村村民申爱绒比往日要忙许多,每天既要按时到村里的五保户供养中心打工挣钱,又要利用休息时间回家为孩子做饭。她说,虽然忙点,但打心眼里高兴,自从2018年全家从山沟里搬迁到安置新村后,不但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而且走上了致富路……
王窑村地处中条山脚下,辖11个自然村16个居民小组,有3062口人。其中,贫困户97户,264人。2015年,该村被定为古魏镇唯一的贫困村。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成为摆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贾彦刚等一班人案头的一件大事。他们经过集思广益,多方论证,决定从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入手,对5个自然村165户村民实施异地扶贫、整体搬迁。
王窑村11个自然村中,有4个自然村的村民生活最为困难,交通不便不说,种地都得上崖爬坡,看病、购物、孩子上学更是大问题。为了一次性全部解决这些难题,经过县镇村及有关部门3年时间的艰辛努力,165户村民高高兴兴搬进了安置新村。与此同时,村里针对22户五保户无力搬迁问题,多方筹集资金在王窑村新建起五保户集中安置中心,让五保户全部入住,集中供养,使他们衣食不愁,住房就医也得到了保障。
贫困村民从山沟里搬出来了,如何让他们稳得住、能致富呢?这又成为村干部要面对的第二个难题。
2016年,王窑村抢抓机遇,争取到投资十多亿元的光伏项目落地,一下子为村民拓宽了增收渠道。村民不仅拿到了光伏占地租金,还能在基地打工挣钱;村组集体每年也有50万余元土地流转资金。在光伏安装施工期间,村民参与组件安装,农机具都派上用场。家有三轮农用车的村民高小朝、李建刚等,专门为光伏安装跑运输送材料,每天可以挣到300元左右;有技能、懂技术的村民马秀强、刘铁虎等被光伏基地聘用,按完成工作量计酬,每天收入300元到500元不等。再就是光伏基地采用“农林光互补”的用地模式,在光伏板下种植油牡丹,招收55岁以下村民从事种植和管理,村里不少中年妇女前来打工,既能挣钱也能顾家。
王窑村果品分拣包装中心是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是为满足残疾人务工而建设的。该中心董事长李万黎说,中心每年收售850万公斤果品,可解决100多名残疾人的务工问题。
为了抓产业、谋长远,该村引导29家贫困户种植花椒100多亩;利用扶贫资金14万元建起了5个草莓大棚,优先让贫困户承包或务工,每个棚为他们增收35万元。2018年,王窑村脱贫摘帽;2019年,村里的97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王窑村贫困户搬出了山沟,走上了富裕路,但如何让他们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成为村干部关注的又一牵挂。
面对村民的期盼,王窑村“两委”从方便村民生产、生活,以及提升民生质量入手,在修建公益设施方面狠下工夫:先后打了4眼机井,铺设了管道,在搬迁新村建起了水塔,让村民都喝上自来水;把村里旱地都变成水浇田,保证粮食、苹果等作物连年丰收;充分利用扶贫开发、库区移民等优惠政策,多方筹资硬化了村巷道路,拓宽铺设了通往县城的柏油路,方便了村民出行和劳作;新建300平方米的标准化卫生室,建起了7个自然村的文化广场,实施了沟西崖安置点绿化项目。
王窑村在脱贫攻坚中实现了从搬得出、稳得住到能致富、又幸福的华丽转身。如今的王窑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和“国家森林乡村”等荣誉称号。2020年,该村又被命名为“运城市文明村”和“山西省旅游扶贫村”。(杨 兴 张学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