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4时10分,初春的天气还泛着寒意,樊仰斌开着掏挖式清淤车来到第7个污水井边,放置警示标志,撬开井盖,操控抓斗深入井底清掏异物、淤泥,“这个井里面还好,没有很多的淤泥,掏起来非常快。”樊仰斌伸出身子仔细观察着井内。
这是老清淤工樊仰斌的日常。据樊师傅介绍,他已经从事这项工作三四年,每天的日常工作就是开着清淤车,沿着中心城区的每一条街道,打开每一个井盖,清掏井内的淤泥、异物。“每天能清掏8-10个,一条街从南到北,全部清掏完大概需要20来天的时间。”樊师傅说。每条街道的每个井打开后情况都不一样,有的井内淤泥、异物非常多,清掏难度比较大,遇到这样的情况,樊师傅和同事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耐心。比如有的井内异物比较大,抓斗没有办法抓起来,就需要用钢锹等工具将异物敲碎后,才能抓起来,通常清理这样的井需要40-50分钟的时间。
每天上午8点,樊师傅就和同事们上岗开始一天的工作,到下午6点多歇工,中午能回家吃饭休息一会,“像这样的街道白天就可以作业,有的老街道就要半夜清。”樊师傅告诉记者。城区的老街道比较窄,如果在白天作业,就会造成交通堵塞,每当这种时候,樊师傅就要和同事每天凌晨12点出工,赶在早上8点多早高峰前收工,然而一晚上的工作往往无法完成一条街道的清淤工作,樊师傅就需要连续好多天凌晨出门作业,“就像清理河东街时,那条街的井盖是在路中央,我们那时候连续20天都是半夜作业的。”樊师傅介绍说。
清淤的工作枯燥无味,有时候还要顶着寒风不怕脏累。当被问及工作这么脏累,为什么会选择这份工作时,樊师傅笑笑说,“脏活累活也总得有人做。”对于樊师傅来说,清淤工作和任何一份其他工作一样,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尽自己的努力把这份工作做好。除了清淤工作之外,每年的雨季来临时,樊师傅就和同事一起奔赴在防汛一线,24小时坚守在移动泵车前,不间断的进行抽排作业,“积水不退,我们不走。”樊师傅说,“下雨天,别人是往家跑,我们就是往现场跑。”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樊师傅在为自己谋生计的同时,也为这座城市默默地付出。
采访结束时,樊师傅和同事们又一起开着车前往下一个清淤点,继续重复着完成下一个污水井的清淤工作。在这个城市,有无数个“樊师傅”默默奔走在一线,俯身打开每个井盖,畅通城市的“地下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