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365体育投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聚力产业升级,一揽子增量政策显效发力,重大项目加速落地,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全市县域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一、县域经济持续恢复
从增速看,2024年全年,全市各县域经济均保持正增长态势,其中:永济第二、三产业拉动有力,GDP增长6.3%,增速在13个县域中排名第一;得益于工业经济较快增长,垣曲、闻喜、绛县GDP增速超5%,分别位于第2、3、4位。全年13个县域GDP增速与全市相比呈“10高3低”。除上述4县域外,临猗、稷山、夏县、芮城和新绛5县域增速超4%,分别增长4.8%、4.8%、4.4%、4.2%和4%;平陆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增长3.6%;其余3县域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从总量看,全年河津、盐湖生产总值超400亿元,分别为419.5亿元和400.1亿元;临猗、永济、闻喜、新绛GDP均超150亿元,6县域经济总量合计占全市比重68.8%。
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河津、永济、临猗、闻喜对全市GDP的贡献率超10%,分别为14.4%、13.7%、12.9%和11.6%,4县域合计达52.7%。
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力
2024年,全市农林牧渔业生产形势良好,工业生产持续回升向好,第三产业稳步恢复。
(一)第一产业发展良好,持续平稳较快增长
从增速看,13个县域中8个县域增速高于4%,芮城、绛县、临猗连续三个季度增速排名位于前三位,全年分别增长6.0%、5.7%和5.5%。从总量看,临猗第一产业增加值66.7亿元,占全市一产比重19.1%,芮城、万荣分别为37.9亿元和32.5亿元,永济、夏县、盐湖、闻喜、新绛第一产业增加值超25亿元,7个县域合计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59.5%。
(二)工业回升向好,第二产业逐季提升
今年以来,各县域工业经济持续回升,有力拉动各县域第二产业发展态势逐季向好。从增速看,全年13个县域二产增加值增速均实现正增长,共计7个县域扭负为正,改变一季度“6正7负”局面。芮城、绛县、垣曲、临猗二产较快增长。增速在10%以上,夏县9.7%,闻喜、永济超8%、新绛增速超7%。从总量看,河津第二产业增加值266.4亿元,远超其他县域,总量大于第二名187.4亿元,占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35.7%;盐湖、闻喜、新绛第二产业增加值超50亿元,4县域第二产业增加值合计占全市比重65%。
工业经济增势良好,建筑业增加值分化明显。今年以来,全市13个县域工业增加值持续好转,多数县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逐季提高,共计7个县域扭负为正,平陆增速提高30个百分点以上,夏县、新绛、闻喜、永济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建筑业增加值总体稳步增长,13个县域增速呈“9正4负”,最高县增速(16.5%)与最低县(-30.6%)相差47.1个百分点,全年各县发展差异明显。
(三)第三产业持续恢复,县域间排名总体稳定
2024年全年13个县域服务业持续恢复,增速位于-2.1%—6.4%区间,13个县域与全市相比呈“9高4低”。服务业各县增速排名总体平稳。金融业整体发展较好,各县域增速均在8.5%以上。此外,在批发业销售额快速增长支撑下,(增速30%以上),河津、永济、平陆服务业保持良好增势,河津、永济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超6%,平陆增速3.6%;在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高速拉动下,稷山增长3.9%。一季度以来,永济、稷山服务业增速连续4个季度居于第二、第三位;河津三产随批发业销售额增速回升排位逐季上升,全年居首位,平陆全年位于前4位。从总量看,盐湖服务业增加值近300亿元,实现293.6亿元,占全市比重26.8%,河津139.5亿元、永济、临猗超90亿元,4县域合计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57%。
三、区域经济保持增长
(一)新稷河闻工业转型发展区工业经济呈恢复态势
一是工业增加值超六成。新稷河闻4县域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419.1亿元,占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63.2%,合计增长4.7%,扭转了开年负增长局面,但仍低于全市(7.2%)2.5个百分点。其中,闻喜、新绛、稷山、河津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6%、9.4%、6.5%和0.7%,除河津以外,均较一季度提升20个百分点左右。二是工业技改投资近五成。4县域工业技改投资合计38.5亿元,占全市比重49.2%,低于去年同期(62.4%)13.2个百分点,河津增长29.7%,新绛、闻喜、稷山下滑50%以上。
(二)盐临夏总体持续增长,增速放缓
盐湖、临猗、夏县合计GDP总量6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2.0%,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5%)1.5个百分点,分别低于一季度(4%)、上半年(3%)、前三季度(2.1%)2个、1个和0.1个百分点;占全市GDP比重30.5%。
盐临夏一体化增速放缓,主要受盐湖经济低增长影响。中心城区盐湖区受重点企业影响,批发业、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呈下降态势,分别下拉盐湖经济1.1、1.2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回落明显。
四、财政资源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倾斜
财政收入总体回落。2024年全年,全市13个县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7.4亿元,同比下降13.2%。其中,仅平陆、永济实现增长,分别增长5%和0.9%。税收收入中,垣曲、平陆快速增长超10%,分别增长16.7%和10.6%,绛县呈平稳增长之势,增长1.4%。
民生支出保障有力。13个县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民生支出374.5亿元,同比增长6.9%,快于市本级增速(0.4%)6.5个百分点,快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4.8%)2.1个百分点。从分县增速看,与上年同期相比,平陆快速增长30.2%,芮城、永济、绛县增速超20%,稷山超10%。
总体来看,全年全市县域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结构性矛盾和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工业转型发展区的4个县域工业合计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压力较大;建筑业县域分化明显,部分县域面临市场收缩和投资不足挑战;财政收入回落和部分县域增速放缓,经济增长动力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增强。下阶段,全市县域经济发展需在产业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和绿色转型等方面持续发力,同时加强政策引导和资源整合,推动县域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