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喜县无名烈士遗骸DNA鉴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79年后,永济籍革命烈士忠骨还乡
长眠于闻喜县裴社镇烈士陵园的18名革命烈士,他们姓甚名谁?家在何处?这群牺牲于解放战争闻夏战役的“无名英雄”,始终是闻喜人民心头最深的牵挂。
不久前,闻喜县无名烈士遗骸DNA鉴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18具无名烈士遗骸中的第17号身份得到确认,系永济籍革命烈士薛随福。
青山有幸埋忠骨,浩气长存照千秋。清明节前夕,薛随福烈士的英灵,在闻喜、永济两地人民跨越时空的守望中踏上归途。
照亮回家路
薛随福烈士,男,1930年7月生,永济市蒲州镇薛家崖村人,1946年4月参加革命,任机枪连战士,同年7月在闻夏战役中壮烈牺牲,年仅16岁。
烈士英魂时隔79年终得归根,得益于闻喜县联合上级有关部门开展的无名烈士遗骸DNA鉴定工作。
2023年年初,在省、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协调下,闻喜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委托省公安厅原科技处对县内发现的无名烈士遗骸进行DNA采集鉴定,成功为烈士王根生寻获晋城高平故里。此后,该县在省公安厅技术支持下,全面加强全县范围内无名烈士遗骸DNA采集鉴定工作,竭力让无名烈士重归“有名英雄”序列。
2024年6月,省公安厅技术人员对裴社镇烈士陵园的18具无名烈士遗骸进行DNA采集。前不久,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经专业系统比对研判,发现第17号无名烈士遗骸的DNA信息与永济市蒲州镇薛家崖村薛姓家系匹配。后经属地公安部门走访调查和复核,最终确认该遗骸为薛随福烈士的遗骸。
闻喜、永济两地退役军人事务局迅即对接,商定于清明节前夕送烈士返乡。
春日的黄花岭,草木舒荣,芬芳竞放。坐落在这里的闻喜县烈士陵园,在盎然春意中焕发新生。薛随福烈士的英灵,即将由此出发,启程回家。
风雨泣英魂
3月27日早,天色阴沉,闻喜县烈士陵园愈显庄严肃穆。
前来送行的有闻喜县委、县政府相关负责人,省、市公安部门警务技术人员,还有县直单位代表、退役军人代表等。他们整齐列队,目光凝望着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的薛随福烈士棺椁。
9时整,送薛随福烈士回家仪式开始。奏唱国歌后,全体默哀,相关负责人轻拭棺椁并覆盖国旗、敬献花束并诵读祭文。在退役老兵嘹亮的《送战友》歌声中,礼兵扶灵启程,车队向永济进发。
从烈士陵园到侯平高速闻喜收费站,警车开道引导,车队缓缓前行,沿途群众肃立目送烈士回家。
百余公里归乡路,护送车队平稳前行,两地人员用电话反复确认交接细节。
途中,天公垂泪,细雨轻扬,仿佛是在为即将回家的英雄拂去征尘。
永济市委、市政府在运风高速永济西收费站处做好了迎接准备:写有“英魂归故里 浩气永留存”的横幅高高悬挂,警车列阵,警灯闪烁,把最高礼遇献给先烈英魂。
10时30分,送迎车队汇合,铁骑鸣笛开道,引导车队直抵中条山脚下的永济市烈士陵园。沿途两侧,自发迎候的群众冒雨肃立,静默致敬。
10分钟后,护送车队抵达永济市烈士陵园。送迎礼兵交接棺椁后,薛随福烈士遗骸安葬仪式正式举行。
伴随着悠长的《思念曲》,礼兵双手托举薛随福烈士棺椁,缓步走向纪念碑前。薛随福烈士亲属、相关部门代表、少先队员等手持鲜花,向革命烈士行注目礼。
雨幕渐密,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陵园,永济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薛随福烈士生平事迹,全体人员垂首默哀。烈士遗骸安葬结束后,全体人员依次献花。一朵朵黄菊、白菊,寄托了家乡人民对革命烈士的深切缅怀和无限哀思。
精神励后人
16岁,本应是鲜衣怒马、挥斥方遒的青春年华。在和平年代的今天,当我们回望薛随福烈士用生命铸就的忠诚丰碑,更觉这份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震撼人心。
安葬仪式现场,当听到党和政府对薛随福烈士的崇高评价,烈士的弟弟薛金福潸然泪下。这位年逾九旬的老人等待兄长回家的夙愿,历经岁月沧桑终得圆满。
“几十年了,家里人一直惦念着哥哥。如今,哥哥终于回来了,我们能经常去烈士陵园看他了。非常感谢党和政府圆了我们全家的梦。”薛金福老人十分激动,字字句句浸透思念。
“自小就知道有个二爷爷参加了革命,我们全家几代人始终把二爷爷当作精神丰碑。”烈士家属赵向文是一名退役军人,他说,后辈将永远铭记先烈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红色家风。
“革命先烈永垂不朽。我们要继承先烈遗志,珍惜美好生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永济市城西中心校学生展璋玥这样说道。
薛随福烈士魂归故里,让无名丰碑上镌刻的番号再一次泛起微光,也为忠骨寻亲的征程再添星火。
闻喜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全力推进无名烈士遗骸DNA鉴定工作,以科技之力帮助更多无名烈士重归“有名英雄”。同时,进一步宣传好烈士事迹、传承好英烈精神、服务好烈士亲属,在全社会营造铭记历史、崇尚英雄、关爱功臣的良好风尚,努力写好为烈士寻亲的“下半篇文章”。(付 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