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投注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运城要闻
万荣县裴庄镇:绘就黄汾沿岸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来源:运城日报 发布时间:2025-04-03 07:28

绘就黄汾沿岸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万荣县裴庄镇以党建为引领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走笔

  万象更新处,乡野长歌时。阳春三月,走进万荣县裴庄镇,乡村风景优美如画,人居环境干净整洁,小游园里欢歌织锦绣,黄汾岸畔千亩水果示范园平畴如织,文明新风浸润着这座海鸥体育文化小镇。裴庄,正将黄汾岸畔的滔滔水韵,化作群众触手可及的幸福注脚。

  裴庄镇辖16个行政村2.8万人,是传统的农业大镇。近年来,该镇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和美乡村”建设部署,秉持“规划为先、生态为基、产业为本、治理为要”的理念,由表及里、分层实施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提升基础设施完备度、人居环境舒适度、特色产业聚集度、基层治理满意度,全力打造黄汾沿岸和美乡村示范带,为创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注入新活力。

立足产业发展,强和美乡村之“基”

  作为沿黄河滩涂乡镇,裴庄镇滩涂面积达10万亩。2022年以来,该镇抢抓“清化收”工作有利契机,规范集体资产管理,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2000万元,实现资产保值增值。镇党委因势利导,创新推行“支部引领、党员带头、抱团发展”模式,推动村集体和农户双增收。

  支部引领,筑牢发展根基。坚持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成立联村产业发展党支部,覆盖8个行政村,探索“统建分包”(集体土地统一规划分包经营)与“反租倒包”(租赁农户土地统一开发)模式,累计整合耕地800亩、滩地2400亩,统筹资金1500万元。

  党员带头,激发内生动力。先后引导89名党员试种新品种,为986户农户探路。特别是在设施建设方面,党员带头推进产业升级,新建葡萄大棚134座、避雨棚973亩,发展新品种桃1415亩,建成香菇棚127座,新建日光温室8个,改造春秋棚55个,为产业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抱团发展,实现互利共赢。打破单村发展局限,推行“多村联建、集群发展”模式,实现品种、技术、销售“三统一”,推进品牌化与智慧农业转型。截至目前,已实施联村产业项目5个,年产值可达4800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260万元,参与农户年增收5万元以上。

聚焦样板打造,塑和美乡村之“形”

  在前期美丽乡村工程建设的基础上,裴庄镇拉高标杆接续开展和美乡村建设,因村施策、梯次培育精品示范村。太和村,投资800万元,以“人和知礼,物厚太和”为理念,将传统“和”文化融入现代功能空间,拓宽830米“和安路”,串联“和泰馆”“和康所”等六大功能场所,打造“和”文化地标。寺后村,投资600万元,立足生态观光与产业振兴,实施了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村民活动中心建设、休闲运动中心打造、土建工程及绿化项目,实现基础设施与自然风光巧妙融合,擦亮“世外萄苑,醉美寺后”特色品牌。

  两个村示范效应的逐步显现,为其他村庄的和美乡村建设提供了可学可鉴的样板。

  与此同时,该镇突出环境整治,扎实推进清、拆、改、种、建“五治举措”,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改善。推行“造样板持续领头、攻坚村对照整改、分管领导督查跟进”的模式,落实“四定四专”长效管护机制,2024年累计清运房前屋后、道路两侧垃圾5640吨;坚持“145”绿化管护机制,实现乡村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生态环境优美;每月对岔门口村、西效和村、太和村污水处理站出水口进行监测,确保达标率100%;辖区内上王信村自筹资金130万元,拓宽通村路、改造臭水沟和垃圾场为小游园、提档升级党群服务中心,目前已累计接待市、县观摩20余批次。

着眼基层治理,树和美乡村之“风”

  裴庄镇以创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工作为抓手,构建“全域网格+多元共治”治理体系,实现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2023年,该镇被评为“运城市乡村治理示范镇”。

  强化网格化治理。将456名在村党员纳入网格架构,精准覆盖53处林田路井、河流沟壑等风险隐患点,依托“两会一队”上年度排查化解安全隐患79件、办结民生诉求236条,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深化民生保障。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引导11个村集体经济投入150万余元,为全镇农户提供差异化医保补助,实现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普惠共享。

  创新德治文化融合路径。举办和美乡村“海鸥杯”鑫昌地产篮球比赛、创评星级文明户2185户(占比66.31%)、打造“最美庭院”示范户16户,特别是北百祥村贤嫂刘桂芝入选“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形成了以文化人、以德润心的乡风文明建设新格局。(韩维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