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投注

图片
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专题>市统计局专栏>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统计数据及解读>统计分析>统计分析
1-2月份运城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25-04-24 09:33

  今年以来,运城市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全力推动落实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政策,在全市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消费氛围,消费需求得到有效释放,持续推动消费品市场回升向好。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一)消费市场高位开局,乡村消费快于城镇

  1-2月份,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完成58.9亿元,同比增长10.3%,自2022年以来首次实现两位数正增长,增速快于上年全年9.6个百分点,快于全省平均增速4.5个百分点。

  从经营所在地看,城乡消费同步增长。1-2月份,全市限上城镇和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9.7%和21.8%,乡村增速快于城镇12.1个百分点。

  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增长好于餐饮收入。1-2月份,全市限上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0.5%和6.3%,商品零售增速快于餐饮收入4.2个百分点。

  (二)基本生活类稳步增长,绿色升级类增势良好

  1-2月份,全市限上批零住餐单位实现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13.4亿元,占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22.8%,拉动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个百分点。从商品细分类别看,全市限上“吃”类和“用”类商品零售额均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其中,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商品共实现零售额10.3亿元,同比增长23.8%,拉动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7个百分点;饮料类、烟酒类商品共实现零售额3.1亿元,同比增长4.6%,拉动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3个百分点。随着家电消费市场供给不断完善,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加之以旧换新带动高质量、绿色智能产品需求有效释放,绿色智能类商品零售额较快增长。1-2月份,全市限上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89.4%、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增长35.7%、智能手机增长96.0%、可穿戴智能设备增长30.0%,共上拉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长4.5个百分点,绿色智能产品成为消费市场“新宠”,不断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三)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加码,换新类消费成新增长点

  受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的带动,新能源汽车、家具、家电等相关商品成为新的增长点,消费市场潜力持续释放,延续上年较快增长态势。1-2月份,全市限上新能源汽车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57.6%、52.0%和22.6%,比上年全年分别加快13.1个、27.3个和5.2个百分点,自上年7月份以来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共拉动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6个百分点。其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拉动最为显著,新能源汽车次之。二者分别拉动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5个和2.0个百分点,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占限上零售额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3.8%提升到6.6%,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占限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11.3%提升到17.6%,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的拉动下,全市限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9%,比上年全年加快3.1个百分点,以旧换新政策拉动效果明显。

  (四)线上需求不断释放,餐饮消费实现较快增长

  随着数字经济和新业态的不断发展,网络消费对零售额的拉动作用持续巩固。1-2月份,全市限上批零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开展销售业务的企业有60家,实现商品零售额4.2亿元,占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7.0%,同比增长44.5%,远高于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速,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长2.4个百分点。随着春节期间居民回乡、旅游出行热情高涨,运城作为打卡热门地,文旅热点层出不穷,游客爆满,与之相关餐饮消费保持较快增长。1-2月份,全市限上住餐企业实现餐费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6.3%,增速较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分别加快4个和11.7个百分点,餐饮市场活力显现。其中,全市限上住餐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开展经营业务的企业有32家,共实现客房收入和餐费收入1170万元,同比增长42.8%,拉动全市限上客房收入和餐费收入增长1.2个百分点。

  二、消费提升基础仍需进一步加固

  当前,365体育投注消费品市场总体发展虽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但依然存在诸多风险和挑战,消费提升的基本面依然不稳,服装及药品类消费下行明显,升级类商品消费较为低迷,部分实体零售业态活力不足,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激活。

  (一)服装及药品类消费下行明显

  1-2月份,全市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同比下降32.1%,下拉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速1.8个百分点。其中,西药类零售额下降22.2%,下拉1.0个百分点。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同比下降5.2%,下拉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速0.3个百分点。

  (二)升级类商品消费较为低迷

  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等升级类商品零售额持续低迷。1-2月份,全市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下降6.7%,下拉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速0.1个百分点。另外受金价高起及波动等因素影响,1-2月份,全市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9.5%,下拉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速0.1个百分点。

  (三)部分实体零售业态活力不足

  随着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业态快速发展,传统实体店受到一定冲击,加之房租、人力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加大。1-2月份,在限上有店铺零售中,除百货店外,便利店、超市、购物中心零售额增速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超市增长5.7%、便利店下降1.7%、购物中心下降15.0%,分别低于限上零售额增速4.6、12.0和25.3个百分点。

  三、助力消费品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

  今年为“大力提振消费”年,全市各相关部门要加力支持以旧换新活动,充分利用相关补贴资金,继续推广汽车、家电、电动自行车等领域以旧换新工作,大力宣传手机、平板等数码产品的购新补贴,强化政策解读,让消费者了解清楚政策、真正享受到实惠。同时抓住传统节假日及网购节日等时机,突出重点时段,聚焦重点品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型车展、家电换新季等促消费活动,营造浓厚的消费氛围,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加力推进以旧换新。

  (二)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型消费

  随着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的不断壮大,消费市场迎来新机遇。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深挖新型商品消费潜力,提高节能家电、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和绿色建材等绿色消费品的市场供应能力,释放消费潜能。要加大对传统实体零售转型的引导和扶持,进一步带动实体店铺经营持续改善,推动定制化、体验化、智能化的新型消费场景建设,满足消费者品质化、个性化和中高端化的消费需求,拓宽消费领域,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三)探索开展经营发生地注册工作

  为更好反映各地区消费运行走势,建议各地区与商务、税务等部门加强沟通,做好联动,提前对本地区现有的法人在外大型连锁批零住餐企业进行摸底,一方面为国家局、省局下一步开展加快推进产业活动单位(法人在外地注册)发生地统计工作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在贸易单位落地本地区时尽可能将法人在外地注册的产业活动单位注册为法人企业,以便及时将相关经营数据计入本地区,准确反映本地区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